为增强学院师生文化自信,加强青年思想引领,11月13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在241教室举办了“杜甫与传统文化”主题分享会。此次分享会由何雅婵老师主讲,她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知识,向学院全体教师以及入党积极分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历程,同时也详细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分享会现场
在这次讲座中,何雅婵结合杜甫的生平,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幅杜甫一生的壮丽画卷。她首先从杜甫的出生讲起,那是一个世袭官僚的家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命运对杜甫并不宽容,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留下他和他的父亲相依为命。尽管如此,杜甫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他在青年时期,与朋友一同游历名山大川,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个时期,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时期,杜甫的诗歌更多地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生活的同情。
何雅婵用生动的语言揭示了杜甫诗歌中深藏的情感和思想。她指出杜甫的诗歌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承载了他对时代、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体现了杜甫的家国情怀。
在分享会的最后,何雅婵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构成了我们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应该通过学习和理解传统文化,来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以及更好地融入世界。
本次分享会,师生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更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现实意义。这次活动不仅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更指明了青年思想教育的方向。
国际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缪欣宇
初审:张世玉
复审:彭辕
终审:詹议
2023年11月14日